我正在 Ubuntu 20.04 上开发一个 C++ 应用程序,它使用 PCIe DMA 将数据从用户空间缓冲区传输到硬件。该缓冲区通过自定义库 (plib->copyDataToBuffer) 映射到一个固定的 1K 物理内存区域。在调用 fork() 并运行子进程(该进程仅调用外部程序并退出)后,我注意到父进程对缓冲区的后续写入并没有反映到物理内存中——内核仍然看到的是 fork 之前的旧数据。
关键细节: 1K 缓冲区专门为 DMA 映射;它被固定并映射到已知的物理地址。
在 fork() 之前,对 plib->copyDataToBuffer 的调用可以正确更新物理内存。
fork()之后,父进程再次调用plib->copyDataToBuffer,传入新的数据,msync返回成功,但是物理内存内容保持不变。
子进程不接触缓冲区;它仅通过 execvp 运行不相关的命令。
我的假设和关注: fork() 导致 COW(写时复制),但由于只有父级写入缓冲区,我预计更新的内容会反映在物理内存中。
COW 行为或内存重映射后分叉是否会干扰 DMA 映射的内存区域?
我确认 plib->copyDataToBuffer 从软件角度正确执行写入,但实际物理内存内容(从内核空间验证)仍然陈旧。
问题: 为什么在子进程中执行 fork() + exec 之后,支持我的 DMA 缓冲区的物理内存会保留陈旧数据,即使父进程随后写入了新数据?
确保在 fork() 调用期间 DMA 缓冲区的物理内存更新保持一致的最佳实践是什么?